日前,有媒体发表了一篇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调研报告。据介绍,“千万工程”是习主席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通读这篇报告,可以说里面总结的经验启示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同时,该报告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调查研究,究竟调查什么、研究什么?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蔚然成风。我们看到不少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通过调查研究开展工作,从中发现症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思路。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成效不明显或收获甚微。问题出在哪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调研作风不实,没有以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这些党员干部虽然“身入”基层,但没有“心入”基层,还是习惯于搞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的那一套,名为“深入调研”,实则走马观花、做做样子。试想,连最基本奔着问题去、为民解忧的态度都没有,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又何谈从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说到底,调查研究贵在一个“真”字,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问题从何而来?焦裕禄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只有离一线、离群众足够近,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当年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作出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而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主席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后来在一次会议上,他回忆道:“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过去,共产党人靠着紧盯一个问题,深入群众当中,想招数、拿对策,把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作为发力点,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落脚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现在和将来,共产党人更要如此。
数月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针对调研内容写了这么一条:“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毋庸置疑,调查研究的准星与靶标最终都得落在群众所思所急所想所盼的现实问题上。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眼下,改革发展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等待解决。如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难点痛点堵点,考验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走进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之中,树立有调研才能发言、有调研才敢发言、有调研才有决策的心态,真正做到俯下身子、脚沾泥土,与基层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顺着群众的呼声找问题,跟着群众的建议找方法。如此,才能真正成长为“研究型”干部,不断在实践中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毕竟,党和人民从来不需要端坐阁楼的高谈阔论者、纸上谈兵者,需要的是能够脱靴下田、植根基层大地的发现者与实干者。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当前每个党员干部需要思考的。作者 / 戴 晨
编辑 / 金 晶
校对 / 李 彤 李晓艳 任芋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